大咖星潮
娱乐资讯热浪大咖星潮
娱乐资讯热浪凌晨三点,某高档小区门口的监控记录下惊人一幕:柯淳把烟头狠狠按灭在台阶上,顺手将嚼过的口香糖粘在消防栓上。而就在三个小时前,他刚在直播中含泪说完“以后一定注意公众形象”。
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“精分现场”:上周被偶遇在酒吧疯玩到凌晨,第二天顶着黑眼圈录节目,面对刘涛的演技暴击还要硬凹“高情商回应”。最绝的是,团队之前对外宣称“尊重艺人私人空间”,转头就被柯淳用“被粉丝绑架”倒打一耙。有网友锐评:“这哥的逻辑像极了渣男——又想吃粉丝红利,又嫌人家管得多!”
你敢信?柯淳创下的“日拍62场戏”纪录,折算下来平均每部戏只用1.5小时。剧组人员爆料:“他进组就像AI开机——背熟三句台词,记住三个表情包(歪嘴笑/扶额皱眉/眼眶泛红),剩下的全靠后期配音。”
更讽刺的是,这种“电子榨菜”式生产正在批量制造塌房隐患:
某短剧导演私下吐槽:“现在拍戏比拍短视频还快,演员哪有时间学演技?能记住开机密码就不错了!”
某数据平台显示:短剧演员平均职业生涯仅8个月,超半数人因负面新闻闪电退圈。但资本仍在疯狂押注——某平台新剧投资500万,70%预算用来买热搜,演员片酬却只占10%。
这种畸形生态催生出黑色幽默:
业内人士透露:“现在拍短剧比卖假鞋还赚,只要敢给流量,三流演员都能成顶流。”
就在柯淳道歉视频下架当晚,他主演的短剧《帝王业》突然掉出飙升榜前三。数据分析师发现:观众开始集体“罢看”——某抗日短剧因演员抽烟镜头过多,被骂到平台紧急下线。
这场反噬正在酝酿变革:
某剧评人犀利预言:“当观众开始用0.5倍速逐帧找穿帮时,短剧的皇帝新衣就快被扒光了!”